广东海洋大学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智力人才双支撑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洋大学
6月13日上午,一场由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组织的增殖放流活动在深圳大鹏湾大澳海域举行,1470万尾(只)鱼、虾、贝苗被放流到自然海区,此前被救护的3只绿海龟和1只玳瑁也在当天回到大海。
作为北部湾城市群“一核两极”中一极的湛江,在未来发展中急需大批量、有梯次的海洋专业人才。广东海洋大学是上一轮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接下来在“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中将如何立足区位优势,为北部湾城市群持续输送海洋人才?
“我们因海而生,必须全力向海发展。”广东海洋大学校长叶春海说,为强化海洋和水产特色,学校按照“优化布局、突出特色、内涵发展、机制创新”的思路,紧紧围绕高水平海洋大学建设的目标任务,构建完善“3+1+N”大海洋学科体系,全力推动重点学科凝练科研方向开展攀峰活动,以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为重点集中力量“攻强补短”,以涉海人文学科为综合支撑打造省内外知名的“海洋智库”。
学科建设迈向前列
“远离闹市,景色秀丽。广东海洋大学是读书和做学问的好地方。”谈及学校,叶春海非常自豪。他介绍,广东海洋大学的水产和海洋科学两个学科获批为上一轮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水产学科获批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产、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分别进入“B-”“C+”和“B-”档次,全国排名分别为第6、9、24名,广东排名分别为第1、2、3名。
广东海洋大学明确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与行业精英”的人才培养总目标,近10年共培养6万余名海洋产业专门人才,近5年间学生获国际奖项10项、国家级别奖项813项、省部级奖项500项,发表论文645篇,申请专利59个,表现出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大力引育高层次人才
曾为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研究教授的徐建军,在国外工作近20年,主要从事海洋气象研究,先后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和SCIE文章70余篇。2016年他毅然回国,成为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
“学校希望我能带起一支团队,这恰好是我回国工作的一个愿景。”落户广东海洋大学后,徐建军成为该校拔尖领军人才,并迅速组建起10余人的科研团队,成立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
目前,徐建军的团队承担着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项目等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课题10项左右,总经费超过2800万元。他坦言:“学校给了非常优渥的条件,我不好好干,说不过去。”
叶春海介绍,广东海洋大学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了拔尖人才引进、南海学者、公派出国访学、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学历学位提升五大人才引培计划,超常规大力度引育高层次人才,同时加大了校内优秀教学科研团队的培育力度。
近两年来,引进海内外拔尖人才20人,稳定了一大批校内业务精英,在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领军学者宋采教授获批深圳孔雀计划国家级人才,王磊博士等在《自然》等国际顶级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
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近年来,广东海洋大学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主动对接国家海洋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着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学校培育了广东省第一个通过国审的贝类养殖新品种“海选1号”,有效提高了养殖群体的产珠性能;制定了广东省珍珠加工生产技术规范和珍珠质量检测地方标准,为行业提供技术保障。刘建勇教授团队7年培育出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标志着学校水产育种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学校与20余家知名水产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了名贵海水鱼类种苗的规模化繁育。2015年以来形成产业链产值25亿元,带动就业3000人;开展技术培训50余场,培训学员约5000余人次。
具有南海特色的抗腐蚀性能的新型材料研究,成功在宝钢湛江基地应用。海洋能直接驱动海水淡化解决了海水淡化存在的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成本三大问题,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访谈
广东海洋大学校长叶春海:为海洋强国培养应用型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建设海洋强国再一次吹响了号角。作为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的大学,如何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智力、人才双支撑?南方日报专访了广东海洋大学校长叶春海。
南方日报:您如何理解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任务?
叶春海:“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广东海洋大学此前是一所以水产、农业、气象为特色学科的大学,多年来我们学科专业建设方针经历了“涉海—靠海—向海”的发展过程,海洋特色学科体系建设的空间日益拓展。
2016年学校开展了建校81年来最大规模、最深层次的学院设置调整和学科专业布局优化工作,构建了“3+1+N”大海洋学科体系:推进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冲一流”,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色学科“补短板”,其他向海发展学科群“强特色”。
通过调整,所有学院都对接了与海洋相关的发展方向,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也得到有力促进,打造了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工学、滨海农业、海洋社会科学六大学科群。六大学科群涵盖50个涉海专业,占全部本科专业的66.7%,能带动学校向区域性综合型高水平海洋大学转型升级,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海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南方日报:在大海洋学科体系下,广东海洋大学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海洋产业所需的多层次人才?
叶春海:2017年,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式确立“三六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能”是指“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对面向涉海行业、面向基层、面向一线就业学生在能力素质方面的毕业要求。
“六课堂”是指以“理论教学、实验实习教学、课外科技创新、校外实践、海外研修、在线学习”为主要内容,全面融入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渗透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途径。
“三类型”则是指“应用型、复合型、拔尖创新型”培养目标,是针对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多种岗位对人才的不同需求而确立的三种人才定位。整个向海人才培养体系是社会需求、目标定位、培养手段和评价方式的有机统一。
南方日报: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您怎么理解这个说法?
叶春海:相较于陆地,人类对海洋可以说只有一知半解,深潜器每次下海都能给我们带来生物种类、数量方面的大量新信息。未来,人类将要向海洋要资源,向海洋进军,在这个过程中,谁不主动研究海洋,谁就失去了先导地位。
数读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现有2个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6个省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15个领域)。
现有博士生导师42人,硕士生导师281人,在校研究生779人。学校是广东省第六所有外国留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的高校,留学生主要来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
学校现有教职工1980人,其中专任教师1286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671人、博士学位者438人;有双聘院士5人,领军学者8人,杰出青年学者8人,入选“珠江学者”“扬帆计划”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68人。
现有15个省级教学科研团队、8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9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5年以来,新增省部、市厅级科研平台29个。现拥有3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2个市厅级科研平台。
附件: